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股市即時操盤程式的藍海策略」簡介

「股市即時操盤程式的藍海策略」簡介
一. 電腦下棋程式的啟發
電腦下棋程式通常依據棋譜的規則所撰寫出的程式,因為棋譜就是優勝者當初面對變局所進行的策略,並因而致勝的手法。這是可以降低從失敗中得到教訓或從挫折中獲取經驗的遺憾,而是正中目標的解決問題。相同的,股市分析程式須建立在設計者不斷參考過去勝者的經驗,然後比對股市即時的資訊,這樣就更能快速有效的處理變化與危機。危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所以不但要在程式設計時,預測各項可能發生的危機,並且還要未雨綢缪地提供應對策略;優良的股市分析程式應能同時整合多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及籌螞分析指標,設定過濾優先取捨之程式,直接研讀市場資訊,迅速解答應對結論。
二、 傳統式股市即時分析程式之缺失與股市即時操盤程式的藍海策略
項次 比較
項目 傳統式股市即時分析程式之缺失(需要分析師) 股市即時操盤程式的藍海策略
(完全取代分析師的即時決策程式)
1 程式
展現
型式 1.採k線圖檔,程式無法自動判讀即時展示決策,須透過分析師人為解讀。 1.採EXCEL程式創作,無圖檔,程式自動判讀即時展示決策模式,再經PHP網頁程式展示。完全取代分析師的即時決策程式。
2 研判個股趨勢的方法 2.偏重預測方法
3.無即時性
4.無領先性
5.不夠宏觀
6.不夠客觀
7. 忽視不可見的風險
8.缺乏應變的能力 1.整合多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及籌螞分析指標,設定過濾優先取捨之程式,直接研讀市場資訊,迅速提供決策建議。
2. 採用領先指標為主,搭配落後指標為輔,期能洞燭機先、應變得宜。
3.即時先過濾大盤的趨勢、再過濾類股動能、最後才過濾個股動能與趨勢,瞬間直接針對市場的變化提供正確且快速的決策。
3 研判個股價值的方法 1.無即時性
2.無領先性
3.無應變力 1.採用PEG值,作為衡量股市個股相對投資價值及盈餘成長性的綜合指標。
4 研判衍生性商品的理論價值的方法 1.不夠客觀、無即時性,不能立即正確反應衍生性商品的理論價值。
2.無法提供當機立斷
、迅速執行之決策 1.改良諾貝爾獎評價模型(B-S模型),連接現有股市分析因子,使電腦程式計算自動化功能得以連續不斷,增進衍生性商品之理論價格計算效率,提高衍生性商品之操作績效。
5 盤中操作策略 1.偏重人為解讀,難免因個人情緒或受市場氣氛感染而做出不夠嚴謹之決策。 1. 採預測微觀化、趨勢宏觀化、程式決策化、決策應變化及應變即時化等有備無患之策略,所以能戰勝臨場恐懼和貪婪之人性缺失。
6 操作作業標準化 1.偏重人為解讀,難免無法兼顧基本面、技術面及籌碼面等股市變數。 1. 創造股市操作迅速應變的標準作業流程。
2. 避免因個人即時資訊消化不良,而在倉促間作出不當的決策。

三、 股市即時操盤程式符合藍海策略的四項行動架構
消除 提升
1.消除電腦無法識圖的障礙。
2. 消除研判趨勢之預測模式。
3. 消除以隱含波動率作為研判衍生性商品價值之糢糊因子。
4. 消除研判趨勢之落後指標。 1. 提升電腦邏輯判讀與數字分析的功能。
2.提升股市分析之預防、應變機能。
3.提升電腦程式計算自動化功能的連續性。
4.提升大盤趨勢分析的領先性。
降低 創造
1.降低臨場貪婪或恐懼過度之風險。
2.降低臨場猶疑不決之負面執行力。 1.創造改良式趨勢指標及波動率指標。
2.創造衍生性商品的改良式評價公式。
3.創造預測微觀化、趨勢宏觀化、程式決策化、決策應變化及應變即時化之模式。
4.創造股市操作迅速應變的標準作業流程。

四. 「股市即時操盤程式的藍海策略」特色:
² 分析數字化---不用圖形;因為電腦程式看不懂圖形。
² 預測微觀化---預測區間愈短、愈準確。
² 趨勢宏觀化---由國際→大盤→類股→個股;
避免見樹不見林、以管窺天。
² 程式決策化---程式設計首重當機立斷、爭取時效、迅速執行;
避免模擬兩可、延誤時機、侵蝕獲利、加重損失。
² 決策應變化---有備無患、隨機應變、慎謀能斷、處變不驚。
² 大盤、類股、個股之強弱勢分析---「汰弱追強」操作策略之依據。
Ø 絕對強弱勢分析:
絕對強弱指標,分析標的物本身之歷史表現。
Ø 相對強弱勢分析:
相對強弱指標,衡量兩組價格資料之間的關係,如(期指/現貨)、(類股/大盤)、(個股/類股)、(個股/大盤)等相對表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