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籌碼面之大盤趨勢分析

籌碼面之大盤趨勢分析
第一節.期指相對強弱勢指標:
以外資在摩台指期貨之正逆價差率與本土期貨之正逆價差率比較,作為外資看多或看空台股之趨勢判讀。
一. 期指相對強弱勢指標(RSIF)的定義:
期指相對強弱勢指標(RSIF)
=摩台指正逆價差率(MR%)-本土台指正逆價差率(TR%)
=(摩台指期貨(MF)-摩台指現貨(MS))/ 摩台指現貨(MS)(%)
-(本土台指期貨(TF)-本土台指現貨(TS))/ 本土台指現貨(TS)(%)
RSIF=MR%-TR%=【(MF-MS)/MS】%-【(TF-TS)/TS】%
二.期指相對強弱勢指標(RSIF)的解讀:
1. RSIF>0 Þ 表外資看多;RSIF>0.5%有波段漲勢,宜順勢作多。
2. RSIF<0 Þ 表外資看空;RSIF<-0.5%有波段跌勢,宜順勢作空。
3. RSIF≒0 且MR%>0,TR%>0 Þ 為大多頭,宜強力順勢作多。
4. RSIF≒0 且MR%<0,TR%<0 Þ 為大空頭,宜強力順勢作空。
5. RSIF≒0 且MR%≒0,TR%≒0 Þ 為大牛皮,長期盤整。
宜休息或逆勢操作、買黑賣紅。
第二節.期指未平倉合約量分析(OI)
1. 未平倉量是指某特定市場在某交易日結束時,多方所持有或空方所拋空的契約口數。它代表市場當時所存在的契約口數。未平倉量等於多頭的總部位或空頭的總部位。
2. 未平倉量可以反映多/空雙方之間的衝突強度。它反映多方繼續持有多頭部位的意願與空方繼續持有空頭部位的意願。
3. 在漲勢中,未平倉量增加代表多頭買進而空頭賣出。如果價格繼續上漲,空頭將被迫回補,空頭回補的買盤將進一步推升股價。未平倉量增加代表當時的漲勢很穩定。
Þ繼續加碼作多。
4. 在漲勢中,未平倉量減少代表漲勢即將反轉。
Þ結束多頭部位,準備放空。
5. 在跌勢中,未平倉量增加代表空頭積極拋空而多頭在底部承接。如果價格繼續下跌,多頭將被迫退出,多頭退出的賣盤將進一步壓低股價。未平倉量增加代表當時的跌勢很穩定。
Þ繼續加碼放空。
6. 在跌勢中,未平倉量減少代表跌勢即將反轉。
Þ結束空頭部位,準備作多。
7. 在無趨勢的盤整期間,未平倉量暴增代表空頭的徵兆。
8. 在無趨勢的盤整期間,未平倉量劇降代表多頭的徵兆。
9. 未平倉量是支撐價位變動的能源,無論是上漲趨勢抑或下跌趨勢,一個健康強壯的趨勢線必須靠未平倉量增加來助長綿延(可增不可減)。健康的上漲趨勢線是市場價格繼續上漲,同時未平倉量繼續增加。健康的下跌趨勢線是市場價格繼續下跌,同時未平倉量繼續增加。
10. 趨勢轉變醞釀期剛開始時,未平倉合約量通常會下降,因為此時贏家獲利了結,輸家不知市場正在轉向,而在迷惑恐懼中平倉出場,然後,未平倉合約量會呈現較為平穩狀態,一旦新趨勢剛形成,未平倉合約量會開始增加。
11. 如果未平倉量的走勢趨於平坦,則警告的黃燈已經亮起,代表趨勢的發展已經進入末期,來日不多。未平倉量下降,透露趨勢即將反轉的徵兆。
12. 如果法人調降持股的同時,又增加避險口數,造成未平倉水位(OI)增高時,表示法人有過度避險的現象,因此研判趨勢有轉向空頭的風險。
13. 如果法人增加持股的同時,又減少避險口數,造成未平倉水位(OI)減少時,表示法人避險水位偏低的現象,因此研判趨勢有轉向多頭的風險。
14. 未平倉量發生10%的變動,就應該提高警覺。
15. 未平倉量發生25%的變動,就應該採取行動,作反向的應變動作。
第三節.期貨大額交易人未沖銷淨部位分析
1. 台指期前五(十)大法人多單及空單留倉比率的變動,是研判場內主力對台指期未來趨勢方向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同理,電子期(金融期)前五(十)大法人多單及空單留倉比率的變動,是研判場內主力對電子期(金融期)未來趨勢方向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2. 前五(十)大法人B/S-RATION=
前五(十)大法人多單留倉口數/前五(十)大法人空單留倉口數*100%
第四節---次日大盤內外資多空趨勢研判設定之條件
項次 大盤趨勢 研判條件
1 漲勢 1.(9日K值)今>(9日D值)今
2.(9日K值)今>(9日K值)昨
3.台指現貨指數TI>100%
4.RSIF>0.5%
5.RSIF今>RSIF昨
6.(摩台指OI)今> (摩台指OI)昨
7.(台台指OI)今> (台台指OI)昨
8.台指期前五(十)大法人B/S-RATION今 >台指期前五(十)大法人B/S-RATION昨>100%
9.AND【前一日RVI>=20%,前一日RVI>=前二日RVI】
2 跌勢 1.(9日K值)今<(9日D值)今
2.(9日K值)今<(9日K值)昨】
3.台指現貨指數TI<0%
4.RSIF<-0.5%
5.RSIF今6.(摩台指OI)今> (摩台指OI)昨
7.(台台指OI)今> (台台指OI)昨
8.AND【前一日DVI<=-20%,前一日DVI >= 前二日DVI】
3 空頭背離 1.RSIF>0.5%
2.RSIF今>=RSIF昨
3.台指現貨指數TC<=台指現貨指數YC
4 多頭背離 1.RSIF<-0.5%
2.RSIF今<=RSIF昨
3.台指現貨指數TC>=台指現貨指數YC

第五節---次日大盤趨勢行情大小研判設定之條件
項次 大盤行情 研判條件
1 一月↑ 1.AND【RSIF>2%,(9日K值)今>20】
2.AND【RSIF<-2%,(9日K值)今>20】
3.(摩台指OI)今> (摩台指OI)昨
4.(台台指OI)今> (台台指OI)昨
2 一週↑ 1.AND【RSIF>1%,(9日K值)今>20】
2.AND【RSIF<-1%,(9日K值)今>20】
3.(摩台指OI)今> (摩台指OI)昨
4.(台台指OI)今> (台台指OI)昨
3 2日↑ OR【RSIF>0.5%,RSIF<-0.5%】


第六節---次日大盤短線最高持股比重設定之條件
項次 最高持股比重 研判條件
1 +20% 1. 台指現貨指數TC>=台指現貨指數YC*1.02
2. 今日短線最高持股比重<70%
3. 大盤趨勢=“漲勢”
4. OR【大盤趨勢行情大小=“一月↑”, 大盤趨勢行情大小=“一週↑”】
5. AND【(9日K值)今>(9日D值)今,(9日K值)今>(9日K值)昨】
6. 摩台指現貨指數TC>摩台指現貨指數YC
7. 台台指現貨指數TC>台台指現貨指數YC
3. 今日短線最高持股比重<80%
4. 大盤趨勢=“漲勢”
5. AND【(9日K值)今>(9日D值)今,(9日K值)今>(9日K值)昨】
6. 摩台指現貨指數TC>摩台指現貨指數YC
7. 台台指現貨指數TC>台台指現貨指數YC
3. 今日短線最高持股比重>20%
4. 大盤趨勢=“跌勢”
5. AND【(9日K值)今<(9日D值)今,(9日K值)今<(9日K值)昨】
6. (9日D值)今<80
2. 今日短線最高持股比重>30%
3. 大盤趨勢=“跌勢”
4. OR【大盤趨勢行情大小=“一月↑”, 大盤趨勢行情大小=“一週↑”】
5. AND【(9日K值)今<(9日D值)今,(9日K值)今<(9日K值)昨】
6. 30<(9日D值)今
7. (9日D值)今<80

沒有留言: